以往,BAT往往指代着“百度、阿里、腾讯”;而近些年来随着字节跳动势力崛起,百度频频错过移动互联网发展良机,风光日减,开始有人说BAT中的B,或许要变成“字节跳动(ByteDance)”了。

互联网行业之外的人经常认为,字节跳动是腾讯的挑战者,与腾讯发生了直接的冲突。

然而,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看,字节跳动最好的对标都是百度——不是现在陷入困境的百度,而是巅峰期的、甚至是“威力加强版”的百度。

在技术和销售端,字节跳动与百度如出一辙、青出于蓝;在产品和运营端,它做到了后者未竟的“遗志”。

在2013年以来的“百度遗产争夺战”中,字节跳动还轻松地击溃了微博,成为庞大遗产的“首席继承人”。

01 字节跳动的崛起史,就是百度的中衰史

在字节跳动崛起之前,中国互联网行业是“BAT”的天下——百度、阿里巴巴、腾讯三大生态系统各自占据了一片领地。其中,腾讯的大本营是社交,阿里的大本营是电商,以上都毫无疑义。那么,百度的大本营又是什么呢?这个问题恐怕就没那么容易回答了。

有人会说:百度的大本营是搜索。这话只对了一半——搜索是一种“功能”,是用来实现需求的,而不是需求本身。就像腾讯以“即时通信”功能来满足用户的社交需求,我们总不能说腾讯是一家“即时通信”公司。

事实上,自从成立之日起,百度的大本营一直是“信息分发”:让用户高效地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,也让信息发布者高效地接触到目标读者。

严格地说,在PC时代,百度的主要竞争对手是门户网站,并且几乎取得了完胜。显然,搜索引擎是一种更先进、更高效、适用范围更广的信息分发模式。

在“BAT”时代,三巨头的核心竞争力各自不同:

作为社交及娱乐巨头的腾讯,产品能力最重要,运营能力其次,故而浸透着“产品经理文化”;

作为电商巨头的阿里,运营能力最重要,产品能力其次,故而浸透着“执行力文化”。

而百度呢?它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技术和销售。没有技术,就无法高效地捕捉用户需求、向其输送信息,也无法提高广告变现效率;没有销售,就无法拉到足够的广告客户。所以,百度浸透着两种有些矛盾的文化:既是严谨的技术导向,又是激进的销售导向。

字节跳动:不是腾讯的挑战者,而是百度的“威力加强版”

(百度、腾讯、阿里,字节跳动究竟更像哪一家?)

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之后,百度面临着两大难题:

  • 首先,由于移动App的崛起,传统的网页模式式微,基于爬虫技术的搜索引擎逐渐被边缘化,用户也习惯于使用超级App(例如微信、微博)内部的搜索功能;
  • 其次,随着用户的不断成熟,对用户体验的需求不断提升,这就对百度的产品和运营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,可是百度一直未能达到这些要求。

所以,在移动时代,百度的流量基础和变现模式都面临着天花板,给字节跳动这样的竞争对手留出了大片空间。

不过,这个坍塌过程非常漫长: